|
为突显郑州二七纪念塔庄严肃穆,友谊大厦6层以上将拆除时间:2020-05-18 5月17日,郑州市二七区区委宣传部微信公号刊文介绍,在规划中,按照郑州市委市政府“全面改、减少拆、加快建”的工作原则,将二七广场回归复原其政治性、纪念性广场的原貌,规划了约21000平方米的二七广场,同时为突显二七塔的庄严肃穆,形成清晰的广场界面,将二七广场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在28至30米,鲜明烘托了二七塔,二七广场周边形成高度、立面、色彩等轮廓风貌一致,且匹配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精神家园,经规划论证后决定了保留友谊大厦1-6层,拆除7-20层。 消息称,目前,友谊大厦拆迁工作正在进行入户摸底调查,待方案最终确定后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消息还提到,依据二七塔和二七广场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切实还原历史文脉,传承城市记忆,追忆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以二七广场为中心,按照国际时尚现代的商业街区思路整体设计、统筹推进,重新梳理空间密度、建筑高度、形态风貌等,力争重塑城市地标、彰显郑州个性、展现中原风采。 大河客户端介绍,1999年,六层高的友谊大厦在二七广场南侧亮相。2002年,华侨友谊地产公司和洛阳洛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加盖至20层。2004年2月,友谊加盖项目竣工,将7至20层商住楼命名为“loft首席国际友谊广场”,分售给近500名中小业主。 友谊大厦因其在二七商圈的“黄金C位”,有着诸多传奇之处。2000年,友谊大厦曾为河南引入了麦当劳首店,此后,其又承载了国美、苏宁、迪信通等多家商企的旗舰店,可以说是二七商圈的骨干商业。 大河客户端报道指出,加盖到20层的友谊大厦与亚细亚、华联商厦等周边建筑比起来,高度颇显突兀,也屡被诟病。2019年下半年,郑州市提出打造全新二七广场,首次出现了“拆除友谊广场超高部分”的传闻。 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位于河南郑州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是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塔全高63米,共14层。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 郑州二七纪念馆建筑群总况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发扬“二七”革命传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1923年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代表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召开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武力阻挠。为争人权、争自由,总工会2月4日从郑州开始,举行京汉铁路全线总罢工,2月7日罢工惨遭镇压,林祥谦、施洋等英勇就义。京汉铁路罢工工人领袖汪胜友、司文德在郑州同时被害,并在长春桥(位于原郑州西门外,现二七塔所处位置)头悬首示众7天。新中国成立后,汪胜友、司文德被追认为“二七烈士”。为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195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郑州市西门外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1953年在广场中置六角形木质塔一座;1971年7月1日至9月29日,在木塔原址重建钢筋混凝土五角联体双塔,即为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塔高63米,共14层(包括地下室),其中塔基座为3层栏环绕阅台,逐层缩小,各层均有白水泥栏杆;塔身10层,每层均有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盖顶,外表粉刷用白色干粘石,每层各面均有红漆方形格窗;塔顶建有钟楼,有直径2.7米的大钟六面,钟楼顶端矗立9米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塔底有地下室,并向西北方开有地下通道。 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自塔基向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边沿外扩75米。 郑州二七纪念堂 郑州二七纪念堂位于钱塘路中段82号,是当年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旧址。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此举行总工会成立大会。由于大会找到军阀无理阻挠,为争人权,争自由,总工会决定于2月4日举行全路总罢工。这天上午9点,郑州铁路工人首先拉响了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解开了大罢工的序幕。郑州成为这次大罢工的策源地。2月7日,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教唆下,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造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这次大罢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政治斗争,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无畏精神,写下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最壮烈的一夜,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1951年9月,党和政府在总工会成立旧址—“普乐园”,修建二七纪念堂。1953年2月7日纪念堂正式启用。建筑座西面东,占地6440平方米,建筑面积3917平方米。分主楼和两边配楼,均为二层,青砖垒砌,尖顶,红瓦屋面,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纪念性建筑。这是新中国最早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自主体建筑北墙向北50米、向南30米、向东45米、向西至敦睦路边沿。 建筑控制地带:自纪念堂保护范围向四周扩50米。 郑州铁路工人学校旧址 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原为“郑州湖北会馆”,1920年北洋交通部设职工教育司,创办职工学校,郑州即是其中之一,夜校全称“京汉路郑州职工学校”。教员中赵子键是湖北共产主义小组创建人之一,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他在向工人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向工人传播进步思想。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来郑州视察和指导工人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精神,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南最早组织工人、启发觉悟、组织团体、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 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位于郑州管城区天荣服装城内(原三益街小学院内),其建筑为一座平房,坐北朝南,属砖木结构的起脊房。房前正中有7级花岗石踏步,整个建筑青砖砌墙,小青瓦盖顶,有房8间,房内青砖铺地,且有十二根仿木圆柱支撑,木制门窗。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 郑州铁路郑州工人学校旧址解放后改为“三益街小学”,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自旧址外扩50米。 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外扩100米。 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 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设立于1931年初,先后经历建立、撤离、恢复、再撤离的过程,它是抗日战争前日本在中国设立的最后一个领事馆,也是日本在中原腹地的唯一外交机构。 日本自1929年起经与中国政府多次交涉,1923年2月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正式开馆,馆址位于福寿街109号,领事田中庄太郎,隶属于日本驻汉口总领事馆。 九一八事变后,在郑州民众抗日救国浪潮的冲击下,日本领事馆全体人员撤离汉口,领事馆停止活动。1935年秋,日本驻汉口领事馆派员到郑州进行恢复领事馆的准备,以福寿街132号为办公地点。后经河南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介绍,日方与金城银行郑州分行商定,租借位于郑州三马路39号(今东三马路80号)楼房一所,1936年1月,日本驻郑州领事馆在此开馆。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派人在火车站一带进行特务等非法活动。迫于战事,1937年8月9日,领事馆下旗闭馆,撤离郑州。 原郑州日本领事馆旧址位于管城区东三马路80号,是坐北朝南的二进院落,由两幢小楼和一个四方小庭院组成,其建筑建于1928年,属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砖木结构,青砖砌墙,小青瓦盖顶,共有房29间,且间间相通,两幢楼的一层均为水磨石地面,地面有拼花。二层均为木制地板,木制门窗,建筑面积1052.7平方米,占地面积1279平方米。 2006年6月,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自旧址向外扩50米。 建设控制地带:自文物保护范围外界各扩100米。 (编辑 李兴新 编审 杜宏伟) |